【导语】0494 政治学概论是天津自学考试新闻学本科的考试考哪几科,本文按章节梳理,整理汇总了政治学概论科目的备考重点,帮助大伙有针对性地复习,期望对大伙复习备考有帮助!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 国家的由来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由来》对这一问题作了精辟的、详细和科学的论证;对于国家起源的研究主要阐二个看法:第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些,它是社会进步到肯定阶段的产物。第2、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进步的结果。以上二者都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
1、原始氏族公社规范
1.国家产生以前的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其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是原始公社规范和氏族社会组织,在这种社会规范下,遭到两种生产的制约:
1一方面遭到劳动的进步阶段的制约。
2其次受家庭的进步阶段的制约。
注:庭的进步阶段是指大家婚姻关系进步变化的形式,即人种的蕃衍变化形式。
2.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1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2进步为普那路亚家庭,即禁止兄妹结婚的一种形式。
3所谓氏族,是具备血缘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大家的集团;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常见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美国摩尔根写了《古时候社会》一书]
3.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社规范有三种形式:
A:氏族 B:部落 C:部落网盟
4.原始氏族规范的特点:
1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规范的本质。
2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一同的管理组织。
3在氏族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是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注:氏族规范的组织机构及最高权力机关是议事会;
2、国家的产生及与氏族组织有什么区别
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
1.首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1出现了首次社会大分裂: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分裂
2给社会带来了四种结果和变化:剩余商品;私有制出现;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父母制家庭的出现。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离别。
1给社会带来了三种结果和变化奴隶制的巩固与进步;耕地成为私有财产部落网盟出现。
2部落网盟机关的组成:军事首长;议事会;人民大会。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手工业与农业分工,产生了直接以产品交换为主。分工的2个结果金属货币;大家的流动比较大,原有氏族与其他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恩格斯对国家理解:
1.国家是社会在肯定进步阶段上的产物,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用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小白段。
2.恩格斯这个著名论断说明了三点: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有些,是社会进步到肯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有哪些用途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由来》一书中,揭示了国家在氏族规范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
1雅典国家
2罗马国家3德意志国家
4.国家根本不同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点:
1国家是按区域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公共权力的设立,即暴力机关。
3、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重点)
1.神权论又称君权神授论。这种理论觉得,国家来自于神,是依据神的意志打造的,国家的权力源自神,即上天或上帝。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阿奎那、中国汉代的董仲舒。
2.契约论的基本看法,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大家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一同协议的产物。社会契约论的提出者是卢梭(倡导主权在民),代表人物有:霍布斯(倡导实行君主立宪)、洛克(倡导达成君主立宪制)、格老秀斯和斯宾若纱;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具备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注:洛克觉得,大家主要有三种自然权利:
A:存活 B:自由 C:财产私有
3.暴力论者觉得,国家起来自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用暴力的结果。
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杜林、19世纪至20世纪资产阶级法学家兼社会学家巩普络维赤及无产阶级的叛徒考茨基。
暴力论的错误在于:
1第一,它觉得政治暴力先于经济的进步的过程,即先有暴力,后有私有财产,这是违背历史进步事实的。
2第二,暴力论的要害在于不承认了国家是社会内部矛盾进步的势必结果,把国家看成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